作者:PT|栽芽路有限公司
若能讓全臺灣栽植果樹的農民朋友,票選出最為人所知的害蟲,我想前三名應該會出現東方果實蠅。
東方果實蠅屬於昆蟲綱雙翅目果實蠅科,分類上與蚊子、蒼蠅接近,不只在臺灣,也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地區。
這種外型像蜜蜂的小傢伙,又被叫做蜂仔(phang-á),看似人畜無害,卻是農民朋友的眼中釘。
原因是它的幼蟲是以水果果肉為食,而果實蠅媽媽會到處飛行尋覓”愛吃的水果”,用腹部的產卵管將卵產入果實內,孵化後的幼蟲便會一直住在果肉內吃好睡飽,造成水果腐爛失去價值,有時候我們吃到水果酸掉發現有蟲,八成都是它的傑作。
東方果實蠅:小孩子才做選擇,我全都要!
根據記錄東方果實蠅在台灣的寄主種類約150種,包含:柑橘類、芭樂、蓮霧、芒果、釋迦等等,可以說是非常不挑阿。
根據研究,果實蠅媽媽偏好於成熟的果實上產卵,它們也會利用前一位果實蠅媽媽產卵留下的孔洞再次產卵,不過當它覺得這顆果實裡面已經住太多蟲,或是已經接近腐爛,便會偏好去選擇別顆果實產卵,真是母愛的表現呢!


反擊的農民
在臺灣,防治果實蠅的方法,比較針對在成蟲,畢竟幼蟲住在果實裡面,很難防治,常見如:
- 套袋:
前面有提到果實蠅偏好在成熟水果產卵,所以可以在水果成熟前套上塑膠袋保護,來防止果實蠅前來產卵。直接幫水果增加物理防禦,不過缺點便是辛苦農民朋友得幫一顆顆水果穿衣服了。 - 滅雄法:
原理是透過甲基丁香油誘引雄蠅,甲基丁香油是一種可以吸引雄蠅的化學物質,實務上會再添加農藥搭配誘蟲器來達成誘殺,雌蠅缺少雄蠅便無法繁殖,族群數量自然而然變得越來越少。 - 田間管理:
不把落果或是次等品留在果園,保持乾淨並減少果實蠅可產卵繁殖的機會,良好管理也是一種有效的防治方法。

其實可以防治東方果實蠅的方法有很多,還有一種很特別的不孕性技術防治(sterile insect techniques, SIT),在以前日本使用此技術,加上漫長的時間與龐大的經費,徹底根除沖繩縣的瓜果實蠅(另一種喜歡瓜類的果實蠅,臺灣也有),不過要講完這故事大概大家都想睡覺了,就期待下回分曉。
參考資料:
東方果實蠅產卵偏好,1990,劉玉章、黃莉欣
植物保護圖鑑系列15-番石榴保護, 2005,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
An Overview of Pest Species of Bactrocera Fruit Flies (Diptera: Tephritidae) and the Integration of Biopesticides with Other Biological Approaches for Their Management with a Focus on the Pacific Region, 2015, R.I.Vargas et.al